新闻动态

  • 17
    2023/09
    9月15日,流域地理学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伟德BETVlCTOR1946成立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建云,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监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周成虎,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张甘霖,校党委书记唐洪武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校长杨桂山主持。唐洪武、陈发虎、张甘霖在会议上分别致辞。唐洪武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全球性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体污染、土壤侵蚀、生态退化等问题加剧,以流域作为整体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全力推动伟德BETVlCTOR1946的建设与发展,创新学科发展机制、优化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环境,使之成为优势更加明显、特色更加突出、在国内具有特殊影响的高端地理与遥感领域的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陈发虎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向本届研讨会的召开和河

新闻速递

研究成果

  • 2023/10/16
    青藏高原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有近60%面积被高寒草地所覆盖,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生产功能,也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区域。近四十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受气候变化和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局部发生退化,直接影响到区域生态效益与农牧民生计。因此,在青藏高原区域尺度上评估高寒草地的放牧强度及阈值,为气候变化下的可持续放牧划定强度红线是实现草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已有大量学者在青藏高原开展了定点实验,在局地尺度评估放牧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然而,区域尺度上长时间序列放牧强度的评估、气候变化与放牧耦合下草地退化状态的识别与预警尚缺乏深入认识。我校伟德BETVlCTOR1946朱求安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王艳芬教授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陈槐研究员等,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青藏高原草地放牧框架模块,并将其整合到陆地生态系统过程模型中;通过该模型的情景模拟,同时考虑气候变化和不同放牧强度条件,估算了导致青藏高原草地极端退化的潜在放牧强度阈值,并应用该阈值识别及预警受退化威胁的草地区域。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基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净初级生产力估算了引发草地极端退化的
  • 2023/10/09
    近日,我院教师和合作者在《地理学报》2023年5期发表了中国山洪区划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入选《地理学报》首页推荐文章。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陈跃红红副教授,通讯作者为我院张晓祥教授。河海的大学任立良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马强高工和刘昌军教高为主要合作者。根据水利部官方统计,近年来山洪灾害已成为我国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山洪区划旨在刻画山洪灾害的地区分异规律,不仅有助于在我国因地制宜地部署山洪预报预警模型及其参数区域化移用,而且有利于制定合理的中国山洪灾害防灾减灾措施和推动中国山洪灾害防治管理事业的稳健发展。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小流域暴雨洪水及灾害风险关键因子辨识量化,2019YFC1510601)的支持下,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区划思路,提出了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混合聚类方法,制定了包含9个区划单元的中国山洪一级区划方案和33个区划单元的中国山洪二级区划方案,为我国山洪灾害防灾与管理提供了基础支撑。相关研究成果还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期刊等。相

学工动态